台北故宮攻略|近70萬件中國歷代皇室藏品 必看3寶翠玉白菜、肉形石與毛公鼎 - Fly GBA
Promotion Banner
Promotion Banner
Promotion Banner
Promotion Banner
Promotion Banner
Promotion Banner

台北故宮攻略|近70萬件中國歷代皇室藏品 必看3寶翠玉白菜、肉形石與毛公鼎

撰文、攝影:林貝絲
去台北,除了夜市小吃、文青咖啡廳,還有一個地方絕對讓你「哇」出來,那就是國立故宮博物院(簡稱台北故宮)!別以為博物館很無聊,故宮可是充滿驚喜的寶庫,讓你邊逛邊驚歎,原來歷史可以這麼好看、而且這麼值錢啊!
搜尋優惠機票
圖說_據說故宮後面的整座山頭,收藏著滿滿的文物珍稀。.jpg
據說故宮後面的整座山頭,收藏著滿滿的文物珍稀。

 

約70萬件歷代皇室藏品|來自中國

 

圖說_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「白陶𩱷」,底部有三足,可能與飲酒或祭祀有關。.jpg
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「白陶𩱷」,底部有三足,可能與飲酒或祭祀有關。
圖說_西元前375-276年,戰國時代的「嵌綠松石金屬絲犧尊」,像馬像豬又像牛,是王室祭祀儀式中對神明的敬仰。.jpg
西元前375-276年,戰國時代的「嵌綠松石金屬絲犧尊」,像馬像豬又像牛,是王室祭祀儀式中對神明的敬仰。

 

台北故宮裡面收藏了將近70萬件來自中國歷代皇室的珍貴文物和用品,其年代幾乎涵蓋了整個中華文化五千年的歷史,從史前玉器、商周青銅器、歷代陶瓷、書法、繪畫,以及各種工藝品。這些原本是北京紫禁城的寶藏,在戰亂中輾轉來到台灣,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傳承。

圖說_西周晚期「頌壺」是古代青銅器,有銘文和獸面、幾何裝飾圖案。.jpg
西周晚期「頌壺」是古代青銅器,有銘文和獸面、幾何裝飾圖案。
圖說_仔細看「頌壺」底部,有類似現代精品CHANEL的雙C符號。.jpg
仔細看「頌壺」底部,有類似現代奢華品牌雙C符號。

 

台北故宮收藏著滿滿的中國皇室珍藏,這些當年皇帝的御用之物,如今有些流落民間,在各大拍賣會以幾百萬、幾千萬的驚人價格成交,而我們卻能在故宮近距離欣賞、拍照,逛一整天下來,眼睛看到價值連城的寶,彷彿自己成了古董大富翁,超級滿足!

圖說_東漢時代的「褐陶犬」。.jpg
東漢時代的「褐陶犬」。
圖說_西漢的灰陶加彩陶女俑及男俑。.jpg
西漢的灰陶加彩陶女俑及男俑。
圖說_北魏「青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坐像」,北魏佛像多為坐姿,氣質莊嚴,面部表情溫和。.jpg
北魏「青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坐像」,北魏佛像多為坐姿,氣質莊嚴,面部表情溫和。

 

台北故宮3寶|翠玉白菜、肉形石與毛公鼎

 

到台北故宮,絕對不能錯過三件寶物。最為人熟知的是清代光緒皇帝瑾妃嫁妝的「翠玉白菜」,以半白半綠的翡翠雕琢而成,白菜象徵清白,菜葉上有兩隻代表多子多孫的螽斯和蝗蟲。

圖說_故宮其實有有三個翠玉白菜,形態略有不同。.jpg
故宮其實有有三個翠玉白菜,形態略有不同。

 

順帶一提,台北故宮一共收藏了3顆白菜,還有一個「翠玉小白菜」梗部雕有一隻螳螂、另一個是「翠玉白菜花插」,都是清代後宮的寶物,但不確定是哪位妃子的就是了。

 

故宮第二樣必看的寶物,是清代的「肉形石」,是利用瑪瑙的天然紋理,雕刻染色成栩栩如生的東坡肉,不同角度看起來都好好味啊!讓人忍不住zoom in鏡頭拍個仔細。

圖說_有名的清代「肉形石」,是故宮三寶之一。.jpg
有名的清代「肉形石」,是故宮三寶之一。.
圖說_肉形石外觀看過去就像一塊肥嫩鮮美的東坡肉。.jpg
肉形石外觀看過去就像一塊肥嫩鮮美的東坡肉。

 

第三個必看的寶物,是西周晚期的「毛公鼎」!是周宣王時期為表彰毛公而鑄造的青銅器,其內壁近500字的長篇銘文保存得很完整,字體古樸、筆力雄健,即使讀不懂書法和字體,也會覺得非常的勁道。

圖說_故宮鎮館三寶之一-西周宣王的毛公鼎。.jpg
故宮鎮館三寶之一-西周宣王的毛公鼎。

 

此外,毛公鼎不僅是研究西周歷史的重要依據,它流傳到台灣的經歷,本身就是一個精彩的故事,大家可以自行google搜尋一下。

 

不能錯過|宋代5大官窯製品

 

台北故宮的收藏品裡面,宋、明、清的宮廷工藝品最多,全盛時期的藝術技巧讓人嘆為觀止。像是宋朝工藝品以文雅著稱,必看的有宋代五大官窯:汝、官、哥、定、鈞,五大窯燒製出來的瓷器釉色細膩、光潤,低調中透著極致的優雅。

唐代
圖說_唐三彩天王像。.jpg
唐三彩天王像。
圖說_非常有名的唐代「三彩馬球仕女俑」。.jpg
唐代三彩馬球仕女俑,非常有名。
宋代
圖說_北宋定窯「白瓷劃花牡丹紋花目大碗」,白釉瑩潤,碗心牡丹劃花細膩生動,展現宋代典雅審美與高超工藝。.jpg
北宋定窯「白瓷劃花牡丹紋花目大碗」,白釉瑩潤,碗心牡丹劃花細膩生動,展現宋代典雅審美與高超工藝。
圖說_北宋的定窯十分有名,這是「白瓷嬰兒枕」。.jpg
北宋的定窯十分有名,這是「白瓷嬰兒枕」。
元代
圖說_金至元時期的「鈞窯天青岫紫斑圓盤」。鈞窯的窯變技法使每件器物的釉斑分布獨一無二,燒製難度極高,充分展現當時皇家御窯的高超。.jpg
金元時期的「鈞窯天青岫紫斑圓盤」,鈞窯的窯變技法使每件器物的釉斑分布獨一無二,燒製難度極高,充分展現當時皇家御窯的高超。
明代
圖說_明朝永樂期間宮廷御用的青花瓷,可說是中國瓷器史上的巔峰之一,鈷藍釉色深邃濃艷,發色穩定,紋飾精美。.jpg
明朝永樂期間宮廷御用的青花瓷,可說是中國瓷器史上的巔峰之一,鈷藍釉色深邃濃艷,發色穩定,紋飾精美。
圖說_明萬曆青花五彩百鹿尊。「百鹿」的鹿字與「福祿壽喜」的祿發音相同,有「多福」寓意。.jpg
明萬曆青花五彩百鹿尊。鹿與祿發音相同,有「多福」寓意。

 

清代藏品|極致繁瑣的奢華

 

清朝的工藝品則進階到以奢華著稱,特別是康熙、乾隆時期,宮廷器物極致繁瑣,從精雕細琢的玉器到金碧輝煌的琺瑯彩,宮廷畫師畫的花鳥人物,更細緻到像「活起來」一樣!走進故宮,真的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,每一件寶物都超有戲,體現了皇帝的審美品味,讓人看得目不轉睛。

清代
圖說_清乾隆皇帝「霽青描金游魚轉心瓶」,分為內外兩層,內瓶可旋轉,內壁繪有游魚圖案,魚似乎在水中游動,非常生動。.jpg
清乾隆皇帝「霽青描金游魚轉心瓶」,分內外兩層,內瓶可旋轉並繪有游魚圖案,如像水中游動,非常生動。
圖說_清琺瑯彩瓷青山水碗,底部的「雍正年製」四字,可推測是西元1722-1735年製造的。.jpg
清琺瑯彩瓷青山水碗,底部的「雍正年製」四字,可推測是西元1722-1735年製。
圖說_清乾隆的「竹黃貼花百什件」,竹製品上有精美的雕刻或貼花,包括筆筒、桌面裝飾品、梳妝器具、文房四寶等小型器物。.jpg
清乾隆的「竹黃貼花百什件」,竹製品上有精美的雕刻或貼花,包括筆筒、桌面裝飾品、梳妝器具、文房四寶等小型器物。
圖說_清代后妃所使用的髮簪,造型豐富,有花卉、蝴蝶、蜻蜓等,寓意吉祥美好。.jpg
清代后妃所使用的髮簪,造型豐富,有花卉、蝴蝶、蜻蜓等,寓意吉祥美好。
圖說_清代象牙雕鏤空套球,球體內部層層相套,每一層都雕刻有精細的紋飾。.jpg
清代象牙雕鏤空套球,球體內部層層相套,每一層都雕刻有精細的紋飾。
圖說_清康熙「畫琺瑯鳳紋盤」有十六瓣花邊造型,盤壁內繪著各色草葉紋,盤心八隻祥鳳滿佈盤面。.jpg
清康熙「畫琺瑯鳳紋盤」有16瓣花邊造型,盤壁內繪著各色草葉紋,盤心8隻祥鳳滿佈盤面。
圖說_清乾隆皇帝御用的「雕金機械自動音樂鼻煙盒」,正面掀蓋為可上發條的音樂盒,底面掀蓋為儲存鼻煙的空間。.jpg
清乾隆皇帝御用的「雕金機械自動音樂鼻煙盒」,正面掀蓋為可上發條的音樂盒,底面掀蓋為儲存鼻煙的空間。

 

據說台北故宮為了妥善保存大量珍貴文物,在博物館的陽明山後山建有山洞庫房,為了保護這些文物,故宮會定期輪換展品,讓它們有「休息」的時間。所以每次去故宮會看到不同的展覽品,如果遇到特展期間,還會展出一些平時難得一見的珍品,完全不會膩。

圖說_潮牌BE@RBRICK和故宮聯名的明孝宗公仔,好得意。.jpg
與BE@RBRICK聯名和故宮的明孝宗公仔,"巧打耳"。
圖說_非常細緻的立體縫線手帕,圖案是有名的「漢宮春曉」,280元,價錢好抵。.jpg
非常細緻的立體漢宮春曉縫線手帕。NT$280
圖說_翠玉白菜便條紙。.jpg
翠玉白菜便條紙。

 

超華麗食堂|三希堂人文空間

 

故宮的四樓有一家「三希堂人文空間」提供午餐和下午茶,旁邊有一間五星級酒店等級的「故宮晶華」餐廳提供精緻料理。

三希堂01.jpg
三希堂02.jpg

(以上圖片來自三希堂人文空間@fb)

 

想節省餐費的人,或是想多留時間逛展覽,可以從便利商品外帶簡單的粢飯當作午餐,逛到傍晚閉館後,再到附近的士林夜市用餐。

 


國立故宮博物院(台北故宮)

地址: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
時間:09:00~17:00(每周一休、連假除外)
票價:NT$350/外籍人士(免費參觀日:元旦、國際博物館日(5月18日)、世界觀光日(9月27日)等)
電話:+886 2 2881-2021
網址:npm.gov.tw
交通:乘捷運紅線到「士林」站,轉乘公車,約10-15分鐘。
 

 

圖說_據說故宮後面的整座山頭,收藏著滿滿的文物珍稀。.jpg圖說_唐三彩天王像。.jpg圖說_清代后妃所使用的髮簪,造型豐富,有花卉、蝴蝶、蜻蜓等,寓意吉祥美好。.jpg圖說_故宮其實有有三個翠玉白菜,形態略有不同。.jpg
圖說_明朝永樂期間宮廷御用的青花瓷,可說是中國瓷器史上的巔峰之一,鈷藍釉色深邃濃艷,發色穩定,紋飾精美。.jpg
+5